保险考研(保险考研考哪些科目)

保险考研,保险考研考哪些科目

文字整理|平襄 半梳

在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化的宏大背景和叙事下,在中国保险业来到何去何从的十字路口之时,我们有必要重新思考:

到底什么是保险?股东眼中的价值创造、管理层眼中的营运利润,还是营销教父所说的“爱心”传递?请仔细去看……

保险的功能和作用到底是什么?是风险补偿、资金融通、社会管理这三大功能,还是保险教科书上给出的标准定义?抑或两者都不是!

从健康保险到健康管理,怎么就走不通?税优健康险为何多年叫好不叫座,这一局面怎么去破?商业性的产品归商业,税优的产品归税优,经营税优产品,要有相互制公司的思维!

作为一名拥有深厚专业理论功底和丰富金融保险工作经验的前保监会官员(历任原江苏保监局副局长、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秘书长、原保监会寿险部巡视员副主任等职务),几乎参与了保险专业监管前20年所有养老、健康方面的保险监管政策研究制定,面对上述涉及行业灵魂的问题,在2022年12月15日至16日《今日保》举办的2022中国保险与康养产业论坛上,王治超携近6年深度思考,作了题为《保险、健康管理和太极拳》的特别演讲。

以下为王治超在“2022中国保险与康养产业论坛”上的发言实录(有编辑):

我在保险监管和行业自律组织从事了二十多年的工作,也见证了保险业波澜壮阔的发展,以及各个公司与整个市场的成长。今天在这里我想以一个大家比较陌生的形象出现,那就是北京其和太极健康管理有限公司的董事长,这是一家专门弘扬太极拳的公司。

这就是这次演讲的主线:熟悉而陌生。我想用它串起当下对保险、对健康管理和对太极拳的整个认知。

1

-Insurance Today-

新时代保险之问:到底什么是保险?

必须从国家需要

宏观战略和初心本源去追溯

也许大家都熟悉的保险,是一个市场竞争还不充分的保险行业,是一个经营管理相对粗放,与美国保险业总资产大于银行业总资产的行业地位还不可同日而语的行业。虽然我国保险业已是全球第二大保险市场,且与国计民生紧密相关,对中国未来经济格局也具有重大影响,未来也有着越来越多的科技元素加持,但目前保险行业仍在艰难前行。

保险的功能和作用到底是什么?是风险补偿、资金融通、社会管理的三大功能,还是保险教科书上给出的标准定义?当我们回顾保险历史的时候,是想起了诞生海运险、劳合社的欧美发达保险业,还是明治维新后相互制和股份制交替前行的日本保险业,抑或是从计划经济到不断开放的我国保险业?

到底什么是保险?保险公司的董事们会认为保险就是为了给股东创造利润,美之名曰价值创造;保险公司的高管会认为公司的生存是最重要的,要从保单中要利润、要从理赔中要利润;而那些所谓“营销教父”会说保险是传递“爱心”的行业,尽管我们可能都知道这家公司的产品定价是最贵的。

在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化的宏大背景和叙事下,在中国保险业来到何去何从的十字路口之时,我们必须从国家需要、从宏观战略、从初心本源去追溯——到底什么是保险?为什么社会主义中国需要保险,认识到这一点至关重要。

这些是行业曾很熟悉,但已感陌生的保险理念。

我觉得保险并不是教科书上的种种定义和规范——那是经济学意义上规范的保险业,不是实证的保险业,也不是老百姓感受到的行业,甚至不是某些有良心的险企觉得应该做的保险。

理解保险的本来面目必须回到行业的初心,回到当年保险缘起的互助共济,回到这一伟大制度设计的初衷——即降低风险,尤其是通过商业保险机制构建一个与理想社会、公序良俗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匹配的制度安排。

为此,保险不仅仅有经济补偿、资金融通和社会管理三大功能,而且能够有效降低社会经济总体运行的风险、降低总体运行成本的风险管理行为。那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保险业?我认为至少有下面3条标准。

①是能够有效降低经济社会运行的风险,提供有效风险减量管理服务的活动。

②是能够构建起一种正向的机制。比如医生不是因为看的病人多才收入增加,而是因大家都不得病、更加健康了使得收入增加,这就是一个正向的制度安排。

③是消费者有更多的存在感和获得感。

2

-Insurance Today-

关于健康保险

要从熟悉的医疗领域

回到真正的健康领域

从保险到健康保险、再到健康管理,这是保险行业的叙事逻辑,但要将健康管理说清,还必须明白医疗和医疗保险之间的关系。

医疗是对患病人群的诊疗行为,医疗保险则是利用保险手段筹措医疗费用的行为。

大众认知上,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国家医保局等与医疗行为相关的概念多属社会保险的范畴,但在我国商业保险范畴中,则从2006年起一直沿用的都是健康保险的概念。之所以将商业医疗保险定位为健康保险,正如上述所言——我们构建的是一种以追求“健康”为目的的保险机制。

但遗憾的是,由于商业保险难以介入医院、医生的诊疗行为,难以达到控费的目的,虽有专业化健康保险公司成立,《商业健康保险管理办法》出台和税优健康保险政策的推动,医疗保险有20%的健康管理费用,但基本都用于投保人的导诊服务和绿色通道等增值服务。近万亿的健康保险市场,约有一半是重大疾病保险。

近年来,重疾险产品虽陆续引入轻症概念,但本质上仍是寿险产品,或者说是一个以重疾发生为标的的赔付产品。其中原因,医院、医生的医疗数据对商业保险是屏蔽的,导致保险业的信息孤岛效应,行业只能普遍使用比较保守的重疾发生率定价,从而达到闭环目的,否则岂不是向医疗系统递上了一张“空白支票”,任由医疗供给侧随意填写。

医疗市场、医院市场、医疗行为需要一个制衡,除了主管部门、监管部门,国家医保局和商业保险业就应该扮演市场制衡的角色。

当下,商业保险难以介入医改核心和医疗卫生系统,我始终认为重疾险在健康险中不宜过大。这让我不由想到前些时候发改委一位领导在某论坛上曾提出:我们到底是在构建一个医疗中国,还是真正实现总书记提出来的构建2030健康中国的目标?

以上是我们熟悉的健康保险和健康管理生态,但可持续吗?符合中国式现代化和健康中国的要求吗?符合中国式保险现代化的要求吗?重疾险不同样也需要脱虚向实吗?

因此,商业保险需要跟医疗体系紧密捆绑在一起,介入医疗环节,在国家卫生医疗养体系中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如果这些需要的我们不做,而那些熟悉的终将被时代所扬弃,那么陌生的健康保险新时代又在哪里?

事实上,国家从本世纪初的新医改,一步一步走向2030年健康中国,顶层设计早已铺就,商业保险却还在原地打转。我们到底是为了纯粹治病,为现在的过度医疗加油鼓劲,还是真正为维护老百姓的健康,通过商业保险达到集合竞价的目的,进而对医院医生行为、过度医疗进行控费——这是保险业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

记得当年保险监管部门推动税优健康保险时,曾拜会财政部协调相关政策,财政部有关人员问的第一句话就是,健康保险税优产品到底能够给老百姓带来什么好处?如果老百姓不能从税优健康保险产品中得到益处,财政部又凭什么减免税收,用全国纳税人的钱支持保险行业,帮助保险公司获取利润?

这才有了后续监管部门顶住压力,设计行业主流产品,限定保险公司的利润边际,设定最低赔付率,引入预防疾病的费用。由于产品设计限制险企利润,降低销售动力,市场一直不温不火,变为健康保险市场的鸡肋产品。由于没能推动税优健康险市场的发展,媒体评价叫好不叫座,不过即便是叫好不叫座,这个产品还是坚持住了人民性,并不断完善。

再从商业健康保险现状观察,医疗色彩太浓,健康的份量和重视程度不足。如果商业保险不能躬身入局去进行医疗控费,即医院医生、患者和国家医保商业健康保险这三方不能形成制衡,而只是一个静态的零和博弈——那最后的结果就是:患者的健康状况虽然短期向好,但实际生活质量会大幅下降,甚至有的患者将面临人财两失的局面。这并非真正有助于百姓健康的医疗行为,且还存在过度医疗过度追求利润的不道德情形。

综上,商业保险必须要从熟悉的医疗领域转到一个相对陌生的健康领域,回到健康本身,要在怎样让老百姓少得病、晚得病和不得病上下工夫,而不是像某些营销话术,说每个人这一辈子都会得大病。这种不负责任的误导和混淆对保险行业的伤害非常大,而且也对中国人的健康极度不负责任。中国人应该健康地老去,自然、自在、安稳地老去,中国人有智慧去寻找自己的健康,去真正达到总书记说的健康中国的目标,这才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为此,我们要回到以前不重视的、真正意义的健康维护和健康改善领域,我们要让人们逐渐从亚健康状态、慢病状态回到一个健康状态,通过调理投保人的身心健康状况,逐渐返璞归真,从病痛返回到健康的本真。

3

-Insurance Today-

关于太极拳

一个适合普通人主动健康管理的工具

怎样才能回归健康,在此我想介绍太极拳。为什么对太极拳如此重视?这是基于过往20多年对保险、养老、健康的研究跟踪,加之对全球医疗的理解,因为大部分疾病是无法治愈的,一个人的健康得自己负主要责任,医院医生只是最后寻求的一种依托。

医疗水平是国家医疗系统的核心能力,是重中之重,但我们追求的是老百姓健康、不得病,而不是创造病人、医疗消费。如是即需要每个人主动管理健康,保持健康状态。

2015年,我在中央党校进修时学会的太极拳,很幸运,跟的是名师+同学李剑方,当年的河北省扶贫办主任,世界和国家级非遗–王其和太极拳第三代代表性传承人。经过7年的习练,我感觉它给我身心带来了巨大变化,我认为我找到了一把主动健康管理的钥匙。

之所以是一把钥匙,在于它已经脱离武术运动和体育的范畴,变成一个适合普通人健康管理的工具:通过正确的指点,坚持不懈、勤练不辍,慢慢全身的经络就会逐步疏通,气血循环就会得到有效改善,人体自我修复能力逐步恢复,令人的精、气、神全面好转。

因此我认为,太极拳不仅是一个传统的武术项目,更是健康管理的工具。

从保险、健康管理到太极拳,我们发现上述陌生而熟悉的概念,实际上暗含的道理乃守正出奇。守正:传承而来的久经验证的部分;出奇:要有新意,像科技创新般。我们知道随着信息社会的来临,不懂科技就没有未来;但同时,如果你不了解历史,你就会失去前进的定力和方向。因此,无论保险、健康管理,还是太极拳,我们不仅要了解其最新的发展,也要了解最初的起源。与传统文化大道暗合乃守正,和国内外前沿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是出奇,要与世界同步,和创新同步。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新就是有新意,就是陌生,我们要善于从一个熟悉的行业、传统的行业,从这种温水煮青蛙的行业现状中,不断看到新意、看到危机、看到创新、看到国内外前沿的进步,看到除了保险业的其他金融业,以及金融保险业之外整个经济和各个领域最新的进步,如此方能守正出奇。对于保险行业而言,也如此:要不断看到新意,注入时代的活力,找到前进的方向,做出一个更加符合新时代要求的保险业。

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要求。保险业何去何从,怎么让保险业真正脱虚向实,怎样与老百姓的生老病死残风险以及企业安全风险的管理紧密结合在一起——这是全行业应该深入思考的重要问题。

做得好,保险业便可重焕青春,真正扮演为国民经济保驾护航的角色。我们期待保险行业能够更好发展,健康保险、健康管理得到真正重视,每个从业人员乃至更多的中国公民都能得到太极拳真正的呵护。

4

-Insurance Today-

关于税优健康险的未来

好事如何办好

可以将之设计为一种医保基金

最后,根据主办方的要求,让我点评几句当下的热点话题——税优健康保险。我想,银保监会肯定会对税优健康险做了系统性总结,才做出的政策修订。虽然税优健康险保费规模不大,只有二三十亿元,但如果要修订,我想监管部门至少对过去几年税优健康险运营会做个总结,可能有以下3点:

①是总保费规模的利润边际分析,到底赚没赚钱、保险公司亏不亏?当时测算承保边际时,有保险机构担心难以做大。但经调研,市场主体不做的原因是利润边际不高,约5%—10%,如果经营不好则可能亏损5%,难以赚到大的利润。

②是承保范围,是否达到初衷?按照过去办法的要求,带病人群也可投保,但调研发现,有些公司只承保45岁以下青壮年,选择的是部分优质人群。

③是信息披露,是否完善?按照规定,经营税优健康险的保险公司如有盈利,需退回投保人账户,并进行信息披露。我迄今并没有看到有公司披露过,估计我是孤陋寡闻。

《盐铁论》有一句话,“世不患无法,而患无必行之法也。”舆论说这个产品叫好不叫座,叫好,那到底谁在叫好,我想当然是消费者;不叫座,哪为什么没有大卖,没有推动税优健康险的发展?是不是因为没有重疾险般的利润和销售费用,公司没有积极性去销售。如何叫好又叫座,令这款产品贴近它的初心和本意?

税优健康险作为一个纯市场化的产品,对保险公司或许不是一个最佳的选择,但如果将税优健康险不看作商业保险,而是看作一个医保基金会怎样?至少有25%左右的成本费用率,作为一个医疗基金,集众人保费帮助少部分患病者互助共济、代际转移,实现真正的善心爱心的传递,又有什么不好?

因此,税优健康保险至少在承保规则上还需进一步完善。如团体投保,带病投保需将风险在一个团体里先行分散,个人投保必须是健康体,这样才能确保可持续,多数人帮助一个人,且要加大信息披露力度。同时,至少规定一个最低的赔付,如30%-50%,和20%的健康管理费用率,后者需真正用于提升百姓健康水平。

税优健康险要回到本质,保险公司要躬身入局,介入百姓的健康过程管理。保险作为财务工具,一定要限定最低赔付。一旦有盈余,可以不返还,但建议不作为保险公司的利润,而作为累计健康基金不断滚存——因为今年盈利不代表明年会继续盈利。如果将之作为公共基金,根据规模的多少,赔付增大—当年保费不够赔付—则可从累积基金提取;如果低于一定程度,行业可以适当重新定价。一家公司如果税优健康险盈余累积过多,就须强行降费,这就是公共基金的角色。

当初财政部那位同志领导的话,至今言犹在耳,税优健康如果沦为一个纯粹的商业产品,而不是把它看成是一个税优产品、强制保险或者政保产品的话,那这个产品的定位就错了。

事实上,当年税优健康保险办法引入很多相互制的概念。如今,我们还是会想:保险公司到底是谁的,仅仅是出了一部分资本金的股东的?它实际上是广大缴纳保费的投保人的。资本在总资产中沧海一粟,几千亿、几万亿的总资产里,资本金最多也就几百亿。

为什么日本相互制、股份制并行:因为看到了资本的过度扩张,纯粹的股份制,效率问题解决了,但太逐利;纯粹的相互制又不思进取,难以做大,我们需要在这两者之间寻求一个平衡。

中国的保险怎么办?商业的归商业,税优的归税优,新的税优健康险办法坚持了老办法绝大部分的原则,但我觉得可以微调,只要坚持这个产品不以获取过高利润为目的、不应被资本绑架。因为税优产品属于纳税人,对一些不幸患病的老百姓是一种转移支付,要体现这个财政目的。

新办法下的税优健康险应该将该给老百姓的还给老百姓,该给投保人的还给投保人,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保险。这样的保险才是老百姓欢迎的,是政府接纳的。

【今日保】已进驻以下媒体平台

今日头条 | 百度百家 | 腾讯企鹅号 | 新浪微博

和讯名家 | 金融界 | 东方财富 | 雪球 | 搜狐号

大鱼号 | 野马财经 | 网易号 | 知乎 | 一点资讯

抖音 | 微信视频 | 爱奇艺 | B站 | 快手 | 西瓜

保险考研(保险考研考哪些科目)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考研学习网 » 保险考研(保险考研考哪些科目)

赞 (0) 打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